关键词:智能机器人,
来源:互联网 2017-10-12
近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联合启动了一项科研项目,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䲟鱼仿生机器人,来帮助对海洋生物的研究。
目前,水下机器人的研发存在一个难题——它很难在水里实现自主抓取的任务。而以䲟鱼为模板的水下仿生机器人,它为解决这个难题打开了新的思路,因为它通过顺势吸附的行动去完成抓取。
这款水下机器人具备䲟鱼与吸盘两部分,研究团队利用3D打印和激光切割技术设计出这款仿生机器人。其中,最精巧复杂的部分就是鱼头部位的吸盘。鱼头部吸盘由三部分组成:
吸盘外周的唇圈,由柔性的肌原纤维组成,主要产生负压;
吸盘内部的硬质鳍片结构,外表包裹厚度约500微米的软组织,可由肌肉驱动产生法向微动;
鳍片上的锥状小刺结构,底部直径约200微米,顶端为1-5微米。其内部有2000个微型的小刺,按照附着面凹进或凸起从而令吸盘能吸附在各种海洋生物的体表。
除此之外,为了让䲟鱼仿生机器人在水里动起来,课题组还制作了轻量化、防水的纤维增强软体直线驱动器,实现了䲟鱼吸盘内部鳍片的微动,其幅度约为150微米。
此项应用在军民领域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如国防科技、水下救援、海洋生态检测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水下仿生机器人,仿佛是人类探索未知海洋领域的另一双手臂。由于水下机器人的工作区是在水域内,所以市面上的产品也基本都是采用仿生技术设计。据雷锋网了解,水下机器人由于具有高效的推进性能、良好的隐身性能以及操纵性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