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物联网平台方法通过将全面的物联网设备连接和管理平台与客户首选的物联网应用云平台相结合,可以为许多公司提供最佳选择。这种方法集成了两个经过验证的即用型平台,以提供必要的通用物联网功能,同时提供灵活性,轻松调整和扩展物联网解决方案以满足新兴需求。
>>详情在智能化时代,人们对电子设备“无尾化”体验的追求正在促使无线充电技术快速创新。在这种趋势下,无线充电市场迅速发展。无线充电技术也从手机扩展到其它便携式智能设备中。对于无线充电技术来说,接收端和发射端都是不可或缺的装置,但相较于发射端技术,接收端的设计更具难度。对此,大联大世平基于ConvenientPower CPS4057芯片推出了无线充电接收端方案以帮助开发者简化设计。
>>详情物联网系统攻击正在成为头条新闻,并继续展示网络,边缘节点和网关的安全漏洞。最近的Mirai僵尸网络通过登录运行未更改默认密码的telnet服务器的设备,感染了超过250万个物联网节点。1Mirai后来能够对破坏世界大部分地区互联网访问的服务器调用拒绝服务。Reaper僵尸网络通过利用软件漏洞并感染它们来攻击超过一百万台物联网设备。
>>详情虽然边缘在IIoT中获得了大部分焦点,但重要的是不要忽视系统的云或服务器端。测试常见的服务器端漏洞,如跨站点脚本、SQL 注入和跨站点请求伪造,并检查 API 是否存在漏洞,确保及时修补服务器上运行的软件。
>>详情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发展下,利用如人脸、虹膜、掌纹、指纹等人体的生物特征进行智能身份识别已经成为个人信息认证的重要方式。在智能家居范畴中,人脸识别功能已普遍应用,为用户带来更安全、便捷的使用体验。人脸识别的原理是使用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认证身份信息。
>>详情良好的充电系统充分保证了电动汽车的正常使用,非车载充电和车载充电都是电动汽车十分重要的充电方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电动汽车厂商与车载充电机厂商普遍采用高效的CAN通信协议。 本文在参考已有通信协议标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电池管理系统(BMS)与车载充电机的CAN通信协议,可供设计人员参考借鉴。
>>详情制造业已经发展了200多年。工业4.0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其重点在于互联互通、自动化、机器学习和实时数据处理。随着各种制造业都在向工业4.0迈进,为了保持竞争力并降低制造成本,制造商正致力于为工厂投入更多的设备,同时削减员工数量。
>>详情当前,全球5G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期,渗透率在快速提升,5G在各行各业逐渐完成场景落地。根据中国网信办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建成142.5万个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5G用户数达到3.55亿户。而就在5G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全球主要国家已经投身6G研究。
>>详情现在,消费者和企业能够利用诸多新的概念与技术,如人工智能 (AI) 和机器学习 (ML)、千兆连接、公共云、私有云和边缘云的灵活应用部署模型、前沿设备等。企业数字化逐渐成为全球各地市场的关注焦点,现已制定的新的流程、技术和应用将彻底改变全球开展业务的方式。
>>详情全球电力企业在疫情大流行期间遭受重大打击,目前各公司正积极重回正轨,努力把日益老化的配电网络进行现代化更新。欧洲、中国和美国政府落实了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计划建立更多的计算机化网络以实现无碳发电。物联网将会是确保这些巨额投资获得最大回报的重要基础。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