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花足够多的时间与家人呆在一起了吗?来自日本的一家公司日前推出了一款智能手表,专门用于记录用户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它的意义便在于提醒佩戴者不要忽视了身边爱你的和你所爱的人。
>>详情昨天对于那些搭载Android Wear智能手表的用户是令人兴奋的一天,因为谷歌正式推出了Android Wear 2.0,同时还联手LG推出了首款搭载Android Wear 2.0的LG Watch Sport/Stylel两款智能手表。
>>详情自从有了移动支付之后,大家的日常就变成了“扫扫扫”、“买买买”,是不是觉得已经很方便了? 氮素,设想一下这个画面,你在沙滩度假,手机、钱包统统不方便带也没办法带,这时突然想买冷饮喝,怎么办?
>>详情Garmin(佳明)旗下的智能手环Vivosmart系列一直保持着一年一更的节奏,从2014年推出第一代Vivosmart之后,一年后的 Vivosmart HR 加入了光电心率计,去年发布的Vivosmart HR+又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了GPS功能。据外媒透露,新一代 Vivosmart 也要和我们见面了,这次又会增加什么功能呢?
>>详情上班出差搭乘交通工具,经常要与噪声相伴,如果习惯了可能就没有问题,但假若哪天心情不好,自然就会影响工作与生活。所以很多人在挑耳机来降噪的时候,肯定会有过购买降噪专用耳机的想法。加之水果手机取消耳机口,整个业界自然会效仿,无线降噪耳机市场从16年开始就从过往不温不火的尴尬局面变成红红火火的状态。
>>详情在智能穿戴市场, 谷歌 (微博)并无优秀战绩,不过爱探索的谷歌工程师们并不会就此停歇,他们还在不断努力将计算设备融合进各种首饰和配件中。 最近,他们又对棒球帽下手了,这款看似普通的棒球帽帽檐上多了一个摄像头,谷歌还专门为了这个设计申请了专利。
>>详情去年索尼就曾推出过 Xperia Ear 蓝牙智能耳机,主打的特性便是智能语音助手。今日的 MWC 2017 大会上,索尼又带来了一款全新的 Xperia Ear Open Style Concept 蓝牙智能耳机,只不过该耳机目前仍处在概念阶段,离最终上市仍需一段时日。
>>详情FMTwo Game Inc 今天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Mobile World Congress) 上宣布推出其新版智能手表“Gameband DROID版”。为了满足Kickstarter上众筹者的需求,公司打造了这款高端智能手表(在该众筹网站上的筹资目标两周内翻了三倍)。DROID 版搭载高通 (Qualcomm) Snapdragon Wear 2100 1.2GHz 四核处理器、1.64英寸 AMOLED 277dpi 显示屏、400mAh 电池、USB-C、802.11b/g/n WiFi 和 Bluetooth 4.2,并采用大猩猩玻璃 (Gorilla Glass)、金属饰面和优质皮带制作而成。这款手表在 Kickstarter 上的定价为219美元,预计将于10月份面向市场发售,零售价为299美元。
>>详情2016年12月,智能手表鼻祖Pebble宣布停止运营,并将技术、软件等资产出售给运动健身追踪设备的头号厂商Fitbit。尽管在此之前,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许多流言,但当Pebble CEO Eric Migicovsky在博客中确认时,仍然激起强烈反响。当时,双方并未透露交易细节,也不知具体的收购金额。不过,外界估计,它们的交易价格可能接近4000万美元。
>>详情个人计算正在飞速演进,将带来超乎想象的体验,而VR高度感知化和沉浸式的特质则是这一演进的核心。英特尔在创造精彩VR体验方面具有领先性。日前,英特尔与索尼影业虚拟现实部门合作,为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出品的《蜘蛛侠:英雄归来》开发了VR体验。这部将于7月7日上映的电影是今年暑期最受期待的影片。该VR体验让用户有机会扮演蜘蛛侠,磨练自己的“蛛网发射”技能,在纽约市上空追逐大反派秃鹫。
>>详情IMAX新开业的VR体验中心希望为电影锦上添花,而不是取代电影 “很多消费者将通过这种方式第一次体验VR” 当纽约布鲁克林的创意副总监尼克·维迈耶(Nic Wehmeyer)最近来到洛杉矶,他下决心要感受一下娱乐行业的未来。但他没有去参观大型电影制片厂,而是来到时尚购物中心格罗夫(The Grove)对面的一栋很不起眼的楼房里。
>>详情去年我们对VR的火热预测还没有真正实现。 尽管在B2B和企业应用领域,VR/AR看起来发展积极;尽管投入巨大、炒作火热,创业公司不断加入,但消费者对VR/AR这项技术还没有真正接受。
>>详情在2016年,VR技术受到了各界关注和热捧,在这次VR浪潮的推动下,大批科技巨头和初创公司开始推出自己的VR产品。就是在这样疯狂的背景下,然而VR硬件市场并没有达到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预期,体验效果达不到预期水平,资本撤离,导致了许多初创公司的倒闭,这才会出现2016年末的VR资本寒冬。
>>详情2017年已经过了一半,对于VR行业是否已经进入寒冬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息过,从去年年底开始,一些本来鼓吹VR是风口的媒体开始倒戈,认为VR像其他创业风口一样,吹完之后转瞬即逝。而另一派,则是一直看好VR的媒体,认为真正的VR从业者从来没有所谓的寒冬,不过是经历了该经历的行业周期而已。
>>详情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在2016年经历了现实的检验。尽管资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行业也热闹非凡,但VR/AR的大规模普及并没有实现。然而,在表象之下,你也可以看到这项技术才真正开始发展。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