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LED发光纺织品是为提升行人夜间行走安全所设计的。”据台媒报道,智慧财产局26日举办的发明创作奖颁奖暨展示活动中,一款结合LED灯与纺织品的“线性发光体纺织品”荣获发明奖金牌。研发者沈干龙表示,具发光特性的纺织品可制成帽子、背包或衣物,借此能提升民众在夜间行走的安全。
>>详情日本大阪大学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经过一系列实验成功研制出发光蛋白。这种蛋白可以用于医学研究。尤其在检测肿瘤及其它疾病时,这种蛋白往往很有必要,可有助于“照明”人体内部器官。
>>详情松下与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共同开发出了1小时即可完成检测的全自动小型基因检测芯片。该芯片可利用数μL血液来检测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单核苷酸多性态)等基因信息。SNP是指不同个体的基因组存在不同种类的碱基,通过检测SNP,可诊断有无遗传病及将来患遗传病的危险率,并可确定与疾病相关的基因。
>>详情向亚健康人群、运动族群、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群以及残疾人群的康复医疗行业,面临着康复医疗机构不足、专业人员少、服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也给了家用医疗康复设备存在的市场空间。
>>详情人体需要30种主要的维生素or矿物质元素。缺少某种维生素可能会引起疾病,比如缺少维生素A可能会导致失明,少了维生素C可能会引起坏血病等等。 然而一般大家很难判断自己到底缺哪种维生素,而乱补维生素,效果可能更加严重…
>>详情Tracy Tracker是一款能够定位狗狗当前所在地点的狗狗穿戴产品,并且通过技术算法,让你知道自己的狗狗什么时候想出门溜达,什么时候想找小伙伴玩耍,甚至什么时候想拉粑粑。随着不断的使用,Tracy Tracker系统能够不断学习狗狗的行为模式,让预测结果越来越准确。
>>详情我们都知道,VR视频内容拍摄挺困难的,因为想要在360度的镜头下不穿帮,基本上不可能,所以只能依靠于机器或者设备来完成拍摄,但这样依然限制很大。所以,这款名叫多利德的机器人能够帮我们的大忙。
>>详情人们只需要把衣服依次挂在它外部的支架上,机器就会自动“吸入”衣服,处理每件衣服的时间不到10秒钟,支架下方的托盘就会“吐出”一叠整整齐齐的衣物。此外,它还会自动喷出蒸汽熨烫。
>>详情6月11日,由上海荷福集团生产的全球首款羽毛球机器人亮相南博会。作为全球首款可进行人工智能体育陪伴的机器人,全球首款羽毛球机器人具有自主定位、自主移动、运动轨迹高速运转以及与人高度互动性的功能。
>>详情“小美”是目前国内首款采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税务机器人,她在事前完成纳税人的脸像、身份证、联系电话等信息采集认证后,纳税人只需现场“刷脸”2秒钟,“小美”即可准确识别,主动叫出纳税人姓名并问好,即时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自助办税服务。
>>详情如果你的家里空间很小,需要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来迅速提升家居生活空间,那么会变形的机器人家具已经不再是一种梦想了。最近麻省理工的Media Lab和设计师Yves Behar合作,共同设计出了这款名叫Ori的家具机器人。
>>详情如今电子设备已经非常普遍,手机、平板、个人电脑、手表、眼镜以及耳机等。这些电子设备的共同点就是,每一代更新都会增加更多新的功能,由此设备内的电路也不断增加,可用的空间就越来越少。
>>详情灯陪伴着我们每一个夜晚,它打破了夜晚的孤单与漆黑。现代的灯饰,已经不仅仅是照明的工具,一盏漂亮具有创意的灯具是房间的装饰,更是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趣味。下面看看这些由泉州一文创企业设计的精巧个性灯具,你将会感受到设计师的无限创意。
>>详情来自南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了一种发射更少蓝色和绿色波长的LED灯泡,对飞蛾和其他昆虫的吸引力下降了20%。灯光吸引成群昆虫围绕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
>>详情目前的医疗云服务利用了业已成熟的独立医疗设备,如血压计或临床体温计。由于设备体积过大且操作大量设备过于复杂,因此此类服务很难在市场得以普及。
>>详情最新的Smartwatch把触摸屏手表好人体健康监视器融为一体,使其结合了两种类型的产品。这不仅是一个触摸屏Smartwatch,它还是一个人体健康活动监控器。手表可以跟踪你白天的动作和晚上的睡眠周期。表在设计上提供了与苹果和Android智能手机的接口。使其能够通过智能手机蓝牙与其同步,您可以再手机上获得各种消息的通知。
>>详情2016-07-12 10:09:42
Molex子公司Polymicro Technologies最近推出用于色谱法应用的1/32英寸 OD毛细管产品,内径范围为50 至最大500µm,这种毛细管将会引起推进sub-1mm直径色谱柱技术科学家的浓厚兴趣。
>>详情在过去的生产模式中,要搬运重量级物品的时候一般都需要输送带或者有类似功能的机器。虽然很多厂家仍然在使用这种机器,但很明显这种机器已经越来越拖生产的后腿,特别是在工业4.0的大潮流下,这种机器的缺点越来越突出,像不够柔性,太占地方等。在这种大背景下,高柔性高负荷的机器人开始出现,并逐渐进入汽车、铸造和物流存储等行业。
>>详情现在3D打印技术已经成型,并且应用于各个领域。不光是造房子,还可以造汽车,不信看一看我们3D打印公交机器人,简直是萌死了。这个方头方脑的家伙,是一辆自动驾驶的电动公交车,名叫Olli,车内有12个座位。它最大的独特之处不在于外形,而在于它的制作方式——3D打印。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