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生成式人工智能(AI)模型的迅速兴起以及国家对于国产创新的推动,带动了中国AI生态系统的发展,激发了各企业机构对AI就绪度的极高要求。Gartner预测,到2028年,由于企业更倾向于组建能够创建和管理专有Al解决方案的内部团队,中国企业机构对AI开发技能的需求将增长50%。
>>详情
宇树科技创始人兼 CEO 王兴兴出席 2025 人工智能 + 大会并发表演讲。他认为,下一个十年,场景将推动机器人真正“融入生活”。
>>详情
当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中国智算产业正迎来"自主创新突破"与"AI生态共建"的关键时刻。在这样的产业进程中,一批承载着技术积淀与创新基因的企业,成为推动国产化升级的核心力量,软通华方就是其中一员。
>>详情车间里,人形机器人站上生产一线,与工人协同工作;借助脑机接口技术,智能仿生腿让截肢患者重新站起来,走向新的人生;5G-A开启商用部署,高速公路全场景自动驾驶等一批新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十四五”以来,我国未来产业多点突破,技术底座持续夯实、产业链条日趋完善,一批前沿科技照进了现实。
>>详情
近日有报道称,读心术即将成为现实,国外科学家成功将脑电波转化为文字。日本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技术,至少能针对一个人所见或所想生成描述性语句,这项技术发表于《科学进展》,名为"Mind Captioning"。
>>详情
近日,在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上,浪潮信息公布,基于元脑SD200超节点AI服务器,DeepSeek R1大模型token生成速度仅需8.9毫秒,创造国内大模型最快token生成速度。
>>详情
据媒体报道,在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DeepSeek资深研究员陈德里打破近一年的公开沉默,就人工智能对社会就业的深远影响发出警示。
>>详情
如果你最近浏览过科技新闻或开发者论坛,大概率会看到“AI协作编程(Vibe Coding,又译为‘氛围编程’)”这个词。它指的是开发者在工作实践中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需求,然后由AI生成可运行的代码这一全新理念。这场运动正在重塑软件编写的方式,融合了创造力、自动化与人类的指引。
>>详情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罗永浩的十字路口》博客节目中,明确地勾勒出其长期AI投资规模:“我们最终要做物理世界,像自动驾驶的VLM就是汽车的大脑,还有机器人、还有芯片。500亿的总投入里,可能300亿在AI上,200亿在硬件和其他软件上。我认为这还是一个保守的数字。”
>>详情